“1+1——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”交流讨论会(一)

时间:2010年10月18日,15:00——20:30 
地点:深圳·何香凝美术馆资讯厅 

出席人员(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): 
百  强、白小刺、陈志建、冯博一、苟娴煦、何明桂、黃卓軒、魂遊、姜前维、Joao O Bruno Soares(蘇約翰)刘俐蕴、刘治治、梁远苇、单凯悌、Trilingua (設計師組合)、王德瑜、王晓松、邬建安、許雅舒、杨克宁、杨子健、姚仲涵、赵  赵 

列席媒体:《画廊》杂志、搜狐文化、《深圳商报》、《深圳侨报》、《蛇口消息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晶报》、《深圳特区报》、《深圳晚报》、深圳新闻网 

摄影摄像:谢安宇、姚志燕 

冯博一:首先感谢大家能够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何香凝美术馆,参加1+1的活动。今天的内容一个是大家互相认识一下,我们几个策展人稍微介绍一下有关这个项目的问题,然后希望每一位艺术家也能够比较简短地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,为1+1的配对做一次前期的准备。明天上午看场地,明天下午有争议的可以提出来再讨论,没有问题就自由活动。 

现在咱们就围绕桌子按顺时针的方向顺序开始自我介绍。我叫冯博一,在何香凝美术馆兼职,这个活动从前年开始,这次是第三届。 

刘俐蕴:大家好!我叫刘俐蕴,来自北京。 

冯博一:她现在在北京民族大学当老师。下面的自我介绍可以稍微丰富一点儿。 

何明桂:大家好!我叫何明桂,来自台北,之前在关渡美术馆工作,今年开始回复到创作的身份,请大家多多请教。 

梁展峰:各位好!我叫梁展峰,以前是独立策展人,现在是香港艺术中心的项目经理,主要是安排中心和视觉艺术有关的项目。 

冯博一:这个项目在深圳展完之后到香港艺术中心做第二站,香港站的展出主要由梁展峰负责。 

白小刺:大家好!我叫白小刺,我94年来深圳,一直在深圳工作和生活。我是做摄影的,从05年开始用摄影来关注和表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。 

冯博一:白小刺是艺名,他是代表深圳当地的,这次大陆六个参展艺术家中,只有白小刺生活在深圳。 

姚仲涵:大家好!我是姚仲涵,来自台北,我的创作比较关心声、光和身体的感知,等一下通过电脑看会比较清楚。 

魂游:大家好!我叫魂游,也是艺名,没有太多人听过我的真名。我做行为艺术、电影还有装置艺术,同时在亚洲艺术文献库做研究工作。 

冯博一:前一段时间魂游刚做了一个亚洲行为艺术的活动,反应不错,她的创作涉及的面比较广。 

许雅舒:大家好!我叫许雅舒,在香港城市大学教书,创作以录像为主。 

王德瑜:大家好!我是王德瑜,代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来到这里,原来是做创作的,身份刚好和何明桂小姐互调。 

冯博一:这次展览从策展人的结构来说,我和王晓松代表大陆,有香港的梁展峰、澳门的杨子健,台湾部分主要由王德瑜负责。 

王晓松:我是何香凝美术馆策划部的王晓松,协助大家一起做这个展览,以后工作上有什么问题还请多多关照。 

单凯悌:我叫单凯悌,今年刚从台北艺术大学毕业,我的作品大部分是由自己的身体出发做的video。谢谢大家! 

冯博一:应该是这次参展最年轻的艺术家。 

邬建安:我是北京的邬建安,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,对传统怎样在当代活动话语权比较感兴趣,创作也是围绕这个部分。 

黄卓轩:我是来自香港的黄卓轩,做跨媒介创作,以前在伦敦做建筑设计,所以我的作品和时间、空间、个人以及公共身份有关。 

徐寿懿:大家好!我们是来自香港的三语设计。我是Chris Tsui Sau Yi,徐壽懿。Adonian Chan Freeman,陳濬人。 

冯博一:我解释一下。参展艺术家是一部分,为展览所有的平面设计也找了两个设计师,他们是代表香港的设计师是一个组合,大陆的是刘治治,设计这块儿也是一个1+1的概念。包括我们策展人之间的相互沟通,也是从不同地域而来的交流。 

陈志建:大家好!我叫陈志建,来自台湾,我的作品主要是录像装置。 

Joao O Bruno Soares:I’m an architect by profession, and I’m an artist by passion. I do installation art. I usually address self-identity, the post-colonialism. I represented Macau in Venice Biennale  in 2009. 
(苏约翰:我是来自澳门的艺术家苏约翰,我是学建筑专业的,但是我自己非常喜欢艺术,创作装置艺术,同时很关注自己的身份,代表澳门参加了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。) 

冯博一:约翰是澳门籍葡萄牙人,他懂葡语、英语、粤语,普通话说得不太好。 

百强:大家好!我是来自澳门的叫百强,大学的时候是学平面设计的,今年我也去了大陆很多地方画画,待会儿可以看看。 

赵赵:我是来自北京的赵赵,生在新疆。大学是学油画的,去了北京以后就拍照片和做影片,现在也没有什么切入点,就是“乱作”。 

梁远苇:我叫梁远苇,我也是来自北京,也做设计。 

冯博一:后面一排都是来自各地的媒体。刚才的翻译是何香凝美术馆策划部的Maggie,中文名字叫苟娴煦,这次她主要是负责在大陆的宣传。策划部还有杨克宁、姜前维一起来做这个展览。 

前期已经给大家提供了相对详细的展览方案,这是我们几个策展人在前期商量之后的共识,我再稍微解释一下。第一,为什么做两岸四地的交流?这个展览我们已经做了两届,就是考虑到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和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在地理上比较近。这些年“交流”展也特别多,我想在坐的艺术家、策展人都参与过,基本上是把不同国家、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集中起来展出,包括各种双年展、三年展,这种模式挺好,但是不是有点太多了?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交流的概念和前提之下,稍微深入一点,展览的问题更有针对性,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、做多大的规模。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这四个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,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交流。关于交流的概念,大概有三种形态:一种是交流之后大家有很多的共识;还有一种是交流之后反而会产生更多的分歧,或者说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引起很大的冲突;第三种形态就是互相做妥协,在妥协的基础之上产生一个成果。我们希望这次展览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配对、速配的方式,把这三种情况都通过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展示。所以绝不意味着通过1+1的交流方式,可以两个人的智慧、创作特质得到比较和谐的结合,也有可能交流不下去,交流不下去可以终止,把不可交流性的真实形态体现出来。我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,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,配对、合作、交流都是自然发生的。展览将先后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、香港艺术中心和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展出,但展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包括提前半年请大家来做一个聚会、讨论,互相做一个介绍,目的是想把交流的过程作为展览的一部分,以什么方式呈现在展览中,我觉得这个展览就和以往的展览方式有所不同。或者我认为要给观众或者其他看展览的人一些信息,这是做这个项目最基本的,这些和展览同样重要。 

其次,怎么速配?比如说现在网络化时代的快餐形式,在电视中有很多,大陆有一个流行节目《非诚勿扰》,就是进行爱情速配,我想在台湾、香港可能都有类似的节目。 

下一步先配对,然后再交流,之后再合作。我们开始想得比较简单,抓阄,后来觉得不行,希望是跨地域的,台湾的艺术家和大陆、香港、澳门的进行配对,我们还是希望通过今天从见面到相识,能不能先自己先找、先配对?能配成最好,配不成到时候我们就强行配、拉郎配了。下面艺术家介绍自己作品的时候,请大家留意一下,看作品和感觉是不是适合自己、是不是投缘,别看这人就烦。这个展览有一点实验性和可能性,也会生发出一些其他的问题,作为策展人来说,我们也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做不同的展览,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留意。有合适的赶快联系,不然被别人抢先一步了。 

最后来的是刘治治,刘志治自己介绍一下。 

刘治治:刘治治,我可能已经被你们配好了,是吧? 

冯博一:他是来自北京的一个比较年轻的设计师,而且也比较活跃,做设计,也做策展,这两位是香港的设计师组合,你们就没有选择的问题了,至于你们来做自己的展览,或者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有什么疑问,随时和我们联系。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,可以先找每个地区的策展人,其他人一可以协调,这也是一个尝试。明天上午要座谈一下,大家对这种方式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讨论,从咱们这次见面会开始,每次的活动我们也都记录在案了,到时候也都整理成文字,作为画册的内容。 

下面先请各位策展人谈谈自己的想法。 

王德瑜:在全球化的时代,可以看到的作品一致性是越来越强了,在这样配对的做法里面或许可以看到微型的文化差异会凸显出来。我个人很期待这种实验性的做法,而且这个过程、包括艺术家和艺术家配对合作、互动的过程,不但会回馈给参与的艺术家,也会带给其他的观众,可以看到两岸四地,人与人之间或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,所以我也很期待看到这个结果。 

冯博一:我稍微补充一点,我觉得涉及到两岸四地,就会有一些涉及到意识形态、政治等问题,涉及到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,但是我还是希望要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,和做意识形态的应该有所不同。 

王德瑜:我相信从台湾艺术家来讲,我们比较擅长处理,应该没有问题。 

冯博一:大陆这块儿有一些禁忌,如六四问题、法轮功问题、藏独问题、新疆问题,创作尽量不要涉及到这些,希望大家高抬贵手。我想在台湾、香港、澳门也有不同的禁忌。 

王德瑜:这个问题不大,原因是我们在大学美术馆里面,允许学生做不同的艺术,宽容大一些。 

梁展峰:这次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,我從前做独立策展人是针对香港本土艺术的发展,所以对本土的艺术特别关注,比如说一些社会问题、艺术市场的问题。大陆和香港的交流在97年前後各有不同的重心,現在我们各自有了很大的改变,特别是经济领域,文化背景也是一个特征,是雙方再次認識對方的時候。另外(這個計劃的)一个特征就是好像爱情,两位艺术家在这两天之后怎样保持沟通是很重要的。尤其现在,策展人、艺术家都特别忙,这个话题就更有意思了。 

王晓松:刚才冯老师谈到合作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,无论是何种情况,这件作品都是这两个人合作时的一种状态。除此之外,还希望每位艺术家在展览上展出一件独立创作的作品,这样的话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两个观看层次:一个是和人合作的状态,一个是你自己思考的一个状态,这样的话每组两位艺术家有三件作品展出。 

展览结果是一个部分,交流的过程也非常重要,希望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想办法把它记录下来。从今天开始一直到展览结束整个过程我们会请三地的媒体跟踪报道,在此期间,可能会有媒体到艺术家的工作室去访问,跟进创作过程,届时希望诸位能够配合。 

冯博一:交流的基本方式是通过互联网、视频和电话,要抽一定的时间和对方沟通。为使大家以后能够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,我们提供一组互访的基本费用,比如说我在北京,和我配对的人就要到我北京的工作室,两个人面对面。在配对的时候,要考虑到你的想法本身和作品之间的关系,提供这个条件的目的是使交流能够比较顺畅。 

关于展览的题目叫做“1+1:偶”,也可以说不是一个题目,希望给参展的艺术家提供宽泛的感觉,但是还是围绕着文化差异和共同性来展开。明天咱们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再商量。 

(艺术家介绍各自的作品,略) 

整理:王晓松 
翻译:苟娴煦 
2010年10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