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董其昌到傅抱石——金陵画派四百年特展 单元概述

第一单元  金陵前贤

明末,金陵文化界以文士为其主导,既有在朝身居高位的官员,也有在野的隐士与苦读的青年才俊。他们大多能坦然面对明末社会政治状态,常常倘徉于山水名胜之间,以写书作画为娱。松江董其昌曾短暂为官南京,半官半隐,成为十七世纪初文人逸士的典型,为许多文人所效仿,所作山水画风在文人画家群体中影响颇大。从十六世纪末开始,各地的职业画家为繁荣的商业文化吸引,纷纷流寓南京。伴随着晚明个人主体意识的兴起,以吴彬为代表的画家们追求奇趣的美学品味,一种所谓“夸张变形”的画风开始流行。而金陵本地籍的半文人半职业画家悠游翰墨,多沉浸于嘉靖以来的吴派风格之中,基本上保存着细腻典雅的痕迹。

第二单元   金陵八家

“八家”之名,初见于康熙初年,周亮工《读画录》记载,王弘撰《西归日札》则有《善画八大家记》流传,后张庚《国朝画徵录》、乾隆十六年(1751)《上元县志》等转述,说法略有出入,但揭示出十七世纪中后期金陵绘画的主流审美趣味。所谓“金陵八家”,实是对于当时金陵画坛主要人物的总称,因画风相近,将之归纳一起,视为“八家”,代表者如张修、谢成、叶欣、樊沂、樊圻、吴宏、高岑、胡慥、谢荪、邹喆、陈卓、武丹、蔡泽等人。他们取法两宋院体,以金陵的某些实景为基础,着意于诗化处理,笔墨精致细腻,成为明末清初金陵地区的一种风尚。同时,他们又善于延续明中期以来的文派特色,设色清丽,富有诗情,形成了一种典型的金陵设色风格,从而将怀旧书写转化成冷清的孤寂。

关于金陵八家的几种说法

组  成

来  源

首评者

认同者

张修、谢成、樊沂、吴宏、樊圻、高岑、胡慥、邹喆

王弘撰《西归日札》,约康熙二年(1663)

周亮工

 

龚贤、樊圻、高岑、邹喆、叶欣、吴宏、胡慥、谢荪

张庚《国朝画徵录》,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十三年(1722- 1735)

不明

秦祖永《桐阴论画》,同治二年至光绪七年 (1863-1881)

陈卓、吴宏、樊圻、邹喆、蔡泽、李又李、武丹、高岑

《上元县志》,乾隆十六年(1751)

周亮工

《新修江宁府志》,嘉庆十六年(1811)

《上江两县志》,同治元年至十三年(1862-1874)

《金陵通传》,光绪三十年(1904)

樊圻、高岑、邹典、邹喆、吴宏、叶欣、胡慥、谢荪

杨恩寿《眼福编》,光绪十一年(1885)

不明

 

 

第三单元  金陵别样

十七世纪的中国历经着有史以来罕见的巨变,曾为明代南都的金陵在复杂剧变的时代中,影响尤其深刻。七处、程正揆、程邃、胡玉昆、张风、髡残、龚贤、吕潜、石涛等人构成了一连串的遗民画家序列。与职业画家不同,他们在明清朝代更替的背景下往往以水墨方式抒发文人思想,弥漫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感伤情怀。他们大多追求一种特殊的复古倾向,表达了一种沉痛的文化失落感。正因为他们,金陵开始出现了一种纯粹形式上的复古主义的绘画风格。

清初金陵文人画家一览表

画家

籍贯

活动时间

朱翰之

江苏江宁

1587?-1671?年

杨文骢

贵州贵阳

1597-1646年

程正揆

湖北孝昌 

1604-1676年

张风

江苏南京

顺治-康熙

胡玉昆

江苏南京

约1607-1687年

胡士昆

江苏南京

顺治-康熙

髡残

湖南常德

1612-约1674年

查士标

安徽休宁

1615-1698年

龚贤

江苏昆山

1618-1698年

石涛

广西桂林

1641-约1707年

 

第四单元  金陵余绪

十七世纪末,随着第一、二代画家的逐渐凋零,金陵画坛开始出现衰落的境地。明末清初金陵画家们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虽然秉承家法,但大多亦步亦趋,其画学枯萎,画路窄贫,画风纤靡。而画面气格日渐卑弱,笔墨亦日渐疲软,结构缺乏变化,有成绩者可谓乏善可陈,高荫(高岑子)、高遇(高岑侄)、何亢宗(高岑徒)、邹坤(邹喆子)、樊云(樊圻子)、郑淮(樊圻徒)、胡濂(胡慥子)、陆逵(胡慥徒)、龚柱(龚贤子)、宗言(龚贤徒)等人,传移摹写,一切都在规矩之中。除金陵八家弟子外,柳堉、周璕等人独辟蹊径,跃出八家之囿。

余音  其命维新:新金陵画派

1949年10月,古老的中国大地发生了“换了人间”般的巨变。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,中国共产党缔造了全新的人民共和国。随着政治时局的深刻变化,悠久的山水画传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。中国画改造,成了新中国绘画发展的当务之急;到生活中写生,成为山水画创作的必由之路。1960年3月,江苏省国画院成立,国画人才聚集南京;半年后,傅抱石、亚明率领江苏省中国画写生工作团长途写生,走访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六省,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,推动了中国画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发展。“思想变了,笔墨就不能不变”成为中国画坛的艺术箴言,“新金陵画派”正式崛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