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思路及路径分析——以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例

主办:何香凝美术馆

主讲:马敬仁 博士(深圳大学/吉林大学 政治学/公共管理专业教授)

时间:2019年11月16日(周六)14:30—16:30

地点: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

活动免费,欢迎参加!

内容简介

黑格尔曾经说过,在中国,海只是陆地的中断,陆地的天限,他们不和海发生积极的关系。忠言逆耳,这些话的确需要国人认真反思一下。直至隋唐宋元,凭着中国沿海商人单枪匹马的努力,与中国进行海上通商的已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一度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吸引了众多外商定居中国港口城市,但遗憾的是,与民间活跃的海上贸易相比,中国官派使团出访的例子仍然很少。1292年,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,从福建泉州渡海,发兵攻打南洋爪哇国,大败而归。征服了陆地的草原文明被证明无法驾驭海洋。也许是吸取忽必烈的教训,此后,中央政权把主要精力都用于防备来自北方的蒙古、日本或俄国势力的侵袭,而对东南沿海则止于消灭倭寇或地方叛乱,没有用心经营。到明朝,甚至颁布了“寸板不许下海”的海禁政策。明朝有过一段“郑和下西洋”的辉煌历史,但是不到30年的时段比起长达数百年的海禁政策来说,显然无法壮大已经式微的中国航海传统,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也只能靠民间走私维持。

中共的决定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,发展海洋经济,保护海洋生态环境,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,建设海洋强国。中共的基本判断“21世纪,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。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,在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,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,在国际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。”(习近平,2013.7.31)

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及陆海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:海洋文化—陆海一体化—城际陆海文化融合—城内陆海文化融合—海洋中心城市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。具体路径:法制先行、陆海互动、科技引领(信息技术)、商贸联盟、(商业模式)文旅艺术筑基搭台(创意产品开发设计)、支柱产业培育(三大支柱产业)、城市群落展现(岸线、湾角、文化遗存)、人文情怀营造(海洋人与海洋精神)等。